下一步如何继续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?商务部介绍******
中新网2月2日电 2日,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,2022年,我国全年新车销量2686.4万辆,同比增长2.1%,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。其中表现最亮眼的是新能源汽车,内销增速为93.4%。外销增速为131.4%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1/4,提前三年实现了国家规划目标。
徐兴锋表示,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,多措并举,着眼全产业链,突出关键点,继续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,重点抓好四个方面。
一是稳定新车消费。国家出台文件提出,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,比如有些地方还有限购措施。此外,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汽车促消费活动,把新车消费增量给稳住。
二是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。新能源汽车增势喜人,符合当前“双碳”方向。我们要引导各地在牌照、充电、通行等各个方面,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。
三是继续扩大二手车流通。我们准备加快建设完善全国性的二手车信息查询平台,修订《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》,让车辆信息更加透明。通过二手车盘活3.19亿辆汽车存量市场,促进汽车梯次消费。
四是畅通汽车报废更新。我们要修订完善机动车报废管理规定,健全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,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汽车以旧换新,促进汽车循环消费。
“总之,通过政策激励、举措落实,让汽车消费一直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,从而发挥它对整个消费的拉动和带动作用。”徐兴锋说。(中新财经)
贵阳南明:背街小巷改造 群众喜上眉梢******
光明日报记者 吕慎 陈冠合
65岁的柯强在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翠微巷住了30余年。最近,让他高兴的事又多了一件。“这背街小巷的改造,老百姓都看在眼里、喜上眉梢!环境变化大喽!既有城市的繁华,也有历史文化,关键是生活还更便利了!”
柯大爷说的小巷改造是贵阳市南明区打造15分钟“生活圈”,建好停车场和农贸市场“两场”,加快推进棚户区、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“三改”的“一圈两场三改”工作的一部分。2021年到2022年,像翠微巷这样旧貌换新颜的背街小巷有100多个。环境改造好了,居民的幸福感也大幅度提升。
86岁的王菊华奶奶在西湖巷19号院生活了40多年,她说:“现在的环境那是没说的,有些老邻居有新房子都舍不得搬走,这里安全舒适、干净整洁,真是享福。”
西湖巷口,游客罗先生看完地图,饶有兴趣地走进巷子。“这里太有特色了,古树花卉、历史壁画、人文典故,居民素质也高,小巷很有感觉。”罗先生一边走,一边品咂着老贵阳的味道。
据了解,南明区围绕“教业文卫体、老幼食住行”打造“15分钟生活圈”。有的业主食堂开起来了,有的社区微公交开通了,有的智能化健身房建好了,有的业主图书馆建成了,有的医养中心解决了后顾之忧……随着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实施,大家心气齐、干劲足,友邻相助,移风易俗,文明新风吹暖人心。
目前,南明区已启动18个生活圈建设,2022年实施新建改扩建项目449个,已完成停车场建设项目8个、完成改造农贸市场10个,规划新建、改扩建养老设施62个、教育设施28所。运动场地新建、改扩建项目46个。棚改项目17个、旧改项目6个、背街小巷改造110条。
《光明日报》( 2023年01月03日 03版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